闲的时候看了个抖音视频,这是一个关于中国足球队该如何评价中的搞笑视频,其中有句话特别应景儿:“陈真踢碎的那块牌子,硬是被中国足球队的11个人扛了回来。”那块牌子让我思考了一下,马上笑了,然后立即停止了笑,这是不可以笑的,更不能笑。
突然想起,前几天在下乡时,路过人多的乡镇,远远看见围着一群人,车子缓缓经过人群,才知道是一个女人在骂一个男人,男人还不时地回骂几句,还引得围观群众哄笑。
没挨过骂的人,没骂过人的人,大约是不存在的吧。所以古今中外应该没有一个不骂人的人,也没有一个没挨过骂的人。
就比如我们这些不是在细雨柔声的呵护声长大的孩子,来自最底层、来自自然村落、来自山林田野的孩子,对骂声是不陌生的。
骂声就像细菌一样,喜欢依附在那些着潮湿的鲜活的生命气息浓郁的地方滋生,比如摩肩接踵、碰头碰脚的街头闹市;藏着蟑螂、蹦着跳蚤的破房土炕;蚊虫飞舞、禽兽飞跃的田间地头等。既有人与人之间的对骂,也有人与动植物之间的叫骂。
展开剩余73%骂声在我的记忆中像夏天的蚊子一样,只要开个缝儿就会立马出现。有的时候你会听到,处于磨合期的小夫妻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而势要争个高低、上下的俏骂;两个男人因为抬杠恼怒而势有彻底决裂的谩骂;两个女人因为争风吃醋而撕扯扭打、披头散发的打骂;中年夫妇因为怀疑对方而相互恶心的嚷骂。
每当街头巷尾中传出骂声,即使已经睡下的小孩子,也会像听见耍猴表演的来了,飞快地跑出家门,瞧热闹去了。家中的骂声已经亲身经历,腔调老套,是提不起什么兴致的,而外面的骂声往往由于有围观者的互动参与而持续发酵,在围观者的议论声、打劝声、哄笑声中,那骂声就像添加了助燃剂的火焰,变得更加热烈而持久,对骂双方的不服输的表演欲望彻底被激发出来,此时此景,就好像在看一场特别好看的富有幽默感的大戏。
有的时候,听一场淋漓尽致、骂词富含创造性的骂声,真的是无比快乐激动,心情澎湃,势有上台共同表演的架势。 在所见的骂声中, 有一个怪现象,骂人的能力高低和所受教育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,那些斗大的字识不了一升的人在骂人上是非常的智慧,既阴损刻薄又活泼幽默,常听得我们捧腹大笑。
尤其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农妇骂起人来嘴皮子却无比利索,唾沫横飞,有用不完的恶毒、尖酸、刻薄又略带诙谐的词汇,如果受骂的人不是你的话,你眼泪都能笑出来,直到笑得上气不接下气,泪流满面,却也实在停不下来,最后只好弯下腰,慢慢地蹲在地上憋着笑,好让自己息一息,以防下一个诙谐幽默的时刻到来。
此时对骂的另一方,要么是回头土脸、呆若木鸡的,好像开始对人生彻底没了希望,如果突然开始寻找坚硬的目标,一定是产生了要了结此生的决心;要么是哭哭啼啼、楚楚可怜的,好像全天下就他可怜,势要把所有围观者都拉拢到自己一方,从而让评论导向自己一方;要么是横眉竖目、上蹦下跳的,刷胳膊挽裤腿的,尽管表现的气势汹汹咬牙切齿,好像有把天捅个窟窿的本事,其实此时种种根本就不是农妇对手。
在所见的骂声中,人对动物的骂是不可忽视的,牛或马跑到田间地头时偷吃了麦苗,驴或骡拉车的步伐慢了,羊撞坏了羊圈的围栏,狗溜出了家门吓坏了路上的小孩,猪把盛着不爱吃的泔水猪食槽推翻了,鸡跑到邻居家的鸡窝下蛋了,猫碰翻了主人心爱的茶杯等等事情,都是人们对动物开骂的原由。
动物总是不会说话的,所以人就会对动物格外地肆无忌惮、肆意放纵的乱骂,骂着骂着就完全把对人的怨气转嫁到它们身上,开启了指桑骂槐的模式。
在所见的骂声中,如果硬要给骂分类,最好分成明和暗两类。比如在互骂过程中叫了对方父亲的名字,或者敢骂对方妈的或者骂对杂种的,那就是在准备动手了节奏。叫对方父亲的名字侮辱极大,事态极容易升级;而骂妈的一般是将自身置于对方父亲的地位,虽不能完成彼壮举,亦是准备开战的导火索;而骂对方杂种的又是另一种骂人境界,比如驴这种牲口除了能和驴配,还能和马配,驴配驴生出的自然还是驴,驴配马则不一样,生出的杂种却没有生育的能力,是咒骂对方断子绝孙的狠毒招数,这就免不了要准备拿起武器让血流净。
暗骂就要平缓一些,一般是将对某人的怨恨诉诸第三人,肆意添油加醋,要将某人刻画的十恶不赦,骂的体无完肤方泄心头之恨,同时也要让第三人知道自己比某人的高明,第三人也要不失时机地随声附和,要不然就是毫无意义的闻屁——放屁者往往洋洋得意,闻屁者每每垂头丧气。当然,暗骂最好在僻静处进行,不能叫某人察觉,否则就是明目张胆的挑衅和惹是生非,免不了由口水仗上升为一场身体对抗战。
在骂声中逐渐长大,也逐渐明白,其实人活着都不容易,承担着这样那样的责任,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,更不要随意带着情绪诋毁他人。有些人习惯于评价别人,对着镜子又看不见自己。凡事都应该换位思考,不然都那么固执,谁还有活路?
在骂声中逐渐长大,就让我们逐渐远离骂声吧!
发布于:河北省